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

没有退路

新的时代,被逼提早降临,只是没想到是因为病毒。无论小中大学,一律进入另一个疑似虚拟的世界上课,因此很多家长议论纷纷。




针对教育这一块,市面上的私人教育机构,甚至私立大学,都在重新洗牌。优秀的、实力雄厚的会留下;或者说,有心继续在教育路上开拓的人,才能继续走下去。

社会停滞了,很多人陷入艰难的境况。我们明白,这是环环相扣的,经济不好,金钱的流量就不高,大家就会在消费上自我克制,最后彼此都被逼进入一种情况,没钱了。

很多人说,再穷也不能穷教育,很可惜,目前的教育,存在很多质疑性。这也是能理解的。

学生开始不积极、无法管理自己、时间观念颠倒、在无监督的状态下脱离学习岗位。当然还有很多。

 


这段时间,我公司上下异常的忙碌,老师们很给力,大家都在寻找更好的方法,不停提升自己的技能。有家长偷偷询问,我们还顶得住吗?我没有给予正面的回应,在电话上只是 “哈哈” 带过。

老实说,现在我们可以就这么停止吗?止血啊,不是吗?



我的答案是:不可以。


并不是无法转行的关系,也并不是没有其他出路。而是身为教师,这一刻,全球的新生代都在等待救赎,身为教育者,是无法停下来的。基本上我敢说,除了医务人员,马来西亚的教师们其实也属于前线者。我们虽然无法像医务人员维护病人的生命,但我们正在极力维护新一代的学习与提升,如果因为病毒的缘故,被逼生产出来的下一代变得无知或慵懒,那社会复苏后还有什么希望呢?



目前,虽然公司在亏钱,看来会持续亏下去,部分学生的家庭也开始陷入困难,我们即使没有收到学费,也会不分你我地继续教导每一个孩子。

此外,我们还极力研发适合孩子网上学习的工具,不停加强并有系统地营运。

我的中学班,有些孩子被逼停课,但我讲课的时候,都会偷偷私讯他们,叫他们赶快进来听课,学费不必理会,上课比较重要。(以上,都是我真心所做、也正在做、会持续做的事。)

 


今天还有家长告诉我,她孩子说:缤纷的老师教我读书就像 “火箭” 一样,应该学的很快都学到。这是一小件值得开心的事。


期间收到很多家长的关心和致谢,这分简单的认同,就是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动力。



我也希望,越做越好。

大家,明年见。但想通知大家,我们并没有为此而停滞不前,课程仍然继续,一直持续到明年。但明年的一年级,我们12月也会开始网上的学前班。

你有兴趣的话,可以联系我 ^^

 

再次,谢谢大家。

 

最后想和各位教育者说:

国家未来需要我们。

如果可以,别轻易放弃。

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

关于创作的路

以往,书写一向是我的救赎。什么心情底下都能写一写。

尤其在大学时期,很多时候都处于真心喜欢写而写,乱七八糟的,当然有部分是被威逼的(交功课),可是众多作品中,往往自觉写得不好的,反而有意外的收获。我试过一次主办单位致电给我,说我得奖,需要确认我颁奖典礼当天会不会出席。当时我还怀疑对方打错电话,全因我完全记不起自己有参加过这项比赛。

无心插柳,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。


我有个学生,在四年级开始上我的作文班,我从他喜欢鬼扯的文法中慢慢调适,聪颖的他很快找到窍门。有一回他写《我最敬重的老师》,他写我。那回的作文考试他几乎满分。派考卷那天,他得到学校老师难得的好评,从那时候开始,他就开挂一样,学校的大小作文比赛中,每年都得奖,直至目前他高一了,在某些文学营都会收到他获奖的消息。

我带他出席方路前辈的新书发布会,看他开心到死

他常常会把写好的作品经发送给我看,每次读后我都感叹,进步神速啊,少不了要夸夸他。的确和小时候写的,有天壤之别。

以前老师栽培我,现在到我栽培人,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。(有时候会担心自己误人子弟哈哈)他还经常说我是他的文学启蒙老师。(躲起来)

不过他每次都和我抱怨,说我都夸他写得好的文,得奖时却没他的份。还说学校老师取笑他明明那么能写,反而经常在重要的关头落榜。这让他难以平复。

那一刻我发现,文章的纯粹度,也许恰好就是关键。有些时候,我们希望文笔流畅之余也欲显得优美,慢慢我们会想迎合阅读者的喜好,从而把纯粹的写作变成有目的性(得奖)的创造。会故意在文理之中找到修饰的空隙。但这种雕刻一旦过量或太刻意,文章都会顿时变得很难看。(这我有经验哈哈)



创作这条路是漫长的,目的也终是为己……而已。

悦己,方能悦人;阅己,方人阅之。

是这样吗?我不置可否。吹的。(别打我)

 

看见他目前的模样,我都劝告他别太关注得奖,先想办法提升自己的作品。足够成熟的时候,再好好重整自己的风格。葡萄成熟的时候,酸或不酸,都是一种收成,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味儿。

借此也好好告诫自己,继续单纯地书写,或者在将来,某些墨痕,将是我的救赎……或铺垫。

 

出来社会后,时间需要用挤压的方式,才能得到一点点卑微的“me time”。

荒废了很久,是时候继续启程了吧。

以往写过一首诗,叫诗路崩溃(今天不要脸地翻出来一下)


请让我继续书写
书写那不经意流窜出
空虚而赤裸的前身

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

性相近,习相远。

 今天这篇文章,会为大家解决好几项问题。但主要是探讨——习惯。

我们一般都会希望孩子提早养成“好习惯”,那么养成好习惯的首要条件是什么呢?相对的,就是改掉“坏习惯”。

首先,什么是“坏习惯”?看了那么多资料,为大家简单概括一下,只要是对自己没好处甚至有害身体,或可能直接 / 间接对他人造成伤害的,都可算是坏习惯。

 


整个MCO 下来,我领悟到孩子要养成习惯的时间要比成人更快,而且更加根深,要解锁的话,需要非常费劲。一般数据来看,一个人要养成一个习惯,只需要21天的时间,也就是三个星期。虽然这三个星期很辛苦,但三个星期换来的可能是影响一辈子的好处。

是的,要养成好习惯是有难度的,首先,自制能力不够好的人,在坚持好几天后,就会打回原形。而自制能力较弱的一群人,就是小孩。所以大人很多视乎需要为小孩制定规矩,连续性一段时间鞭策和提醒,久而久之,习惯被养成之后,就会成自然。

比如我们要孩子吃饭前洗手,如果没有大人在前面鞭策,很可能在没有提醒的情况下,第二天就会徒手捉饭吃,因此需要一段时间的提醒,养成习惯后,无论在什么场合,用餐之前就会想到洗手。旁人看下去就是那么知难的事,但这种自然的背后,需要经过一小段时间的培养。

以上的,是从零到有的阶段。这种习惯的养成,是比较基础的。

 

但现在我要说的另一种,就是从“坏习惯”改成“没有这种坏习惯”,最后到养成“好习惯”的阶段。这种才是挑战。

首先,这两个月下来,在教学上,我常遇到的是,孩子对于独立思考方面,真的变弱了很多很多。比如做数学题,思维变得单一,或者选择不思考。

其实大家懂吗?“不思考”其实也是一种坏习惯,至少在学习的阶段来看,这和懒惰没有分别。是的,懒惰本身对自我塑造上没有帮助,所以怎么消除这种坏习惯呢?

“逼”或“诱导”孩子思考,是我最近在不停探索的事。没错,我用“逼”这个字。

有时候孩子不思考的原因,并不是因为题目很难,而是思考的过程对他们来说很累。当然这也关系到我们本身的教育,多数建立于 spoon feed 上,解答不到,就给答案。最后,孩子被培养出:“索性等时间给答案”的习惯。何等哲学啊。

如何“逼”和“诱导”孩子呢?这两个方法,其实对懒惰思考的孩子来说,是痛苦的,所以大人在开始时的日子里需要陪他们度过这段时光。坚持别给答案,用反问的方式诱导他们前往答案的方向去,这有效,而且有觉醒的作用,让他们整理思路;另外,就是“逼”,需要用时间,不管时间到了,还是父母在等,我们身为教师,需要用点手段,这一题不过,或者无法完成,那么就请家长再等等了。不然孩子会觉得家长就是救星,只要撑过了时间点,就赢了。

不,绝对不能让步。

慢慢,孩子知道这些规则之后,就会慢慢在练习题上配合自己的思考循序渐进。

一段时间后,坏习惯就会改掉,慢慢进入培养另一种好习惯的时间轴之中。比如什么时间,需要先解决什么,再处理什么,最后才去玩耍或做自己爱做的事。

 

其实大人也一样,我们很容易让自己堕入舒服的氛围里,这个圈子叫做“舒适圈”。别小看这个,我们大部分的人,都处于这个死循环中,因此才无法跳脱现状。有没有试过一种情况,就是明明很想改变,却一直难以达到?

其实和小孩子培养成坏习惯的过程是一样的,你问孩子,你想考好成绩吗?你想变得勤劳聪颖吗?几乎所有学生都会举手说想,但事实上,他们为什么做不到呢?因为缺少了监督过程的因素,还有鼓励的声音。

舒适圈有多可怕?我举几个例子,一些人好吃懒做,放班回家刷手机,多么舒服啊,本来想着回到家出外跑跑步,和孩子走走公园的,但那么一瞬间,这种感觉就消失了。因为习惯了。

再比如,一些人习惯了以愤怒解决事情,遇到问题就越发愤怒,大吼大闹。其实这也是其中一种舒适的状态,因为控制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感到极度不舒服,把愤怒投射在他人身上,对他们来说,这样更容易处理他心中的烦恼和问题。

你看,多恐怖?

 

同理,我们希望孩子做这个做那个,赶快做功课上床睡觉等,其实也是想让自己有多一点喘息的时光而已。

 

所以,追根到底,我们要解决的是“习惯”的问题。

所谓:“性相近,习相远。”啊!

 

我希望,每个人都有机会正视自己的缺点,承认它,然后鞭策它,改掉它。

我知道过程是困苦的,但我们仍然有机会,成为更好的人。

 

 

如果有机会,何不试一试呢?对吗?

 

 

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

被讨厌的勇气——阿特勒


今年来到而立之年,加上mco 期间,在家规划和回首以前一路走来的时间变多了。23岁毕业后就开始真正投入教育行业(之前都只是当代课老师和兼职教补习),一路走下来,和小朋友的各种非主流的互动方式,成了我被灌上许多污点,包括: “大小孩” “没有身为老师的模样” “不称职” “不理会自己是男老师的身份” “和女学生太靠近” 等等等等。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不堪入耳的说法。

我们需要明白,人之所以会难过,一切都是因为自我想象和人际关系方面有了各种介入。

怎么说呢?打个比喻吧!


你觉得自己丑,不够优秀,那是你看过美的,比自己优秀的人存在。

所以法国诗人沙特曾经说过:别人是地狱。


没有比较,就没有伤害。



是的,如果没有社会上标榜着老师需要循规蹈矩、正义凛然的恶性标签和潜移默化,那么就不会有人对老师这个词那么敏感了。

社会上老师已经被道德绑架了人性,现在还人生攻击,乃至 “样貌” “性格” “性别” 都是被攻击的重点。


不明白吗?打个比喻。


这老师样子怎么那么猥琐啊?

这老师太开放了,可能心怀不轨,灌输我孩子做坏事。

这老师是男生吧?让他教我女儿没问题吗?





性别上的歧视,理论上不只老师,有些工作,男性做的话容易惹人非议,或者说没有前途。飞机上为乘客服务的空中先生,也是如此。

当然女飞机士也经常被质疑没有能力处理突发事件。

性别永远是人类难以突破的偏见,只因教育上出现了输导性的错误和偏差。然后上一代继续用这种方法教导下一代,最后只能继续循环。

想要活成自己的样子,有人说过,严重点的话,大概只有孤儿能做到了。我不置可否,但深入思考一下,在成长时,没有被外来因素污染常识、也没有别人左右的情况下,也许真的如此。不过受教育的时候,传道的人一旦出现机动性的植入思考,那么下一代就会往那个方向前进,然后又堕入循环。






所以回到本文的开端,没有比较,没有伤害。可身处在社会的中央,何以没有比较呢?何以不理会他人的眼光?

答案是不能,永远做不到。





所以阿特勒说,我们要有被讨厌的勇气。在生活上成就自己,活成被讨厌的样子,基本上就完成了自我上的 “自己”。

简单的说,自私的人最快乐。



先说,自私这个词是贬义词,所以外来者攻击某人的时候,都会用上这个词。

可是每个人都是独立体,我选择在这个时刻不帮助你,或者,我选择不入流,都会被批评为自私。因此道德永远绑架着许多善良的人,而无法活出自己。

其实真正自私的,是要求别人帮助自己的人,当得不到帮助的时候,出言道德绑架对方。





所以,很多时候,我们只想活自己,却无意中成了别人讨厌的人。


最后,请大家理解一点,拒绝一些无理和能力范围以外的请求,并非自私,我们当然希望能互相帮助,为需要帮助的人给与更多的关怀与爱,但不是借故绑架对方。

别滥用人家的善良,别人的善良,那些真正自私的人,不值得拥有。







因此,我们需要有 “被讨厌的勇气”。

当老师那么多年了,我亦被讨厌了那么多年,有些出发点是好的,我始终保留;反思后觉得真的不好,就需要改进。

别人如何讨厌你,那是别人的事。



朋友,你曾被讨厌吗?思考一下,重新出发。

加油。

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

给下一代的一封信

经过这段被隔离的日子,我和中心的老师们都竭力在网上教学。

但瓶颈和忧虑,无时无刻冲击着我。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,我们教育持续这样下去,到底会面对怎么样的难题和后遗症。


不得不说,从悲观的角度来说,疫情爆发的这段期间,无论是商业到生活层面上,都如海啸般吞并着经济,冲击很大。即使现在很多公司都深入探讨关于转型的问题,但就我看来,办公室上班族,只要有网络,还是可以运作的,比如Google 和 Facebook 目前都正在全面改型,Work from home 就可以达到标准。

但某些职业,尤其传统的,在短期内的转型上,大概没办法做到。所以最近在 Kuchai Lama 和 Sri Petaling 一带,商店关了一间又一间。

这就是短期内,传统铺面生意无法急速转型导致的,要知道转型除了需要时间,另一方面就是金钱。业主不肯妥协少收一分钱的租金,营业者又被迫关闭,金钱不足,何来谈转型?

不是大家不做,而是能力不允许。

照我看,其实政府需要帮助的,除了资金上的辅助,还有就是在法令上,要求业主务必减少租金,让营业者转型和熬过这段时间。可惜,就我看来,很多 “如狼似虎” 的业主,一分钱都不肯减,导致最后别人关门大吉,自己在经济不景的未来又无法出租,我只能说他们目光短浅得可怜。

好了,进入正题。做私人教育的我们,被逼提早走上 Distance Learning 这条路。对老师来说,饭碗其实是保命的需求;对家长来说,家长们在工作的同时,已经难以确保孩子的学习进度,所以我们老师需要不断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。



由于政府局部开放,孩子被逼留在家,有些父母已经上班,监督孩子进行课业的人,只能是远距离隔着屏幕的老师。

是的,可能网上教学,在未来还是必须要进行的曲调,但目前的情况,其实是老师们转型上的资源并不充足,我相信学校老师依然面对同类问题。就好像现在突然要我们去打仗,而你知道这场战役在未来依然会来临,但现在却提早了很多要面对这场仗,加上手无寸铁,毫无经验,转型其实需要时间和资源,现在两样都缺乏的情况地下,很多老师们只能望穿秋水。

我深信目前全国上下的教师,都在摸索,很辛苦。大家都在前线,为下一代的教育想办法。可是资源和环境还不到位。

但我们非常理解,即使政府提早开放,身为家长和老师,密集的校园活动,病毒的传播会更快。所以已经不是开不开放的问题,而是安全性的问题。所以这步棋,仍然需要走,即使手无寸铁,还是需要勇往直前,杀开一条血路。

我相信这一役之后,商家们都是遍体鳞伤的。谁能体无完肤?我不置可否。

除此,我直觉告诉我,今年被迫停滞学业的孩子,已经在学习的路上退化了。我并不担心孩子的学习能力上跟不上,现在的孩子学习能力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强,但心境和怠惰的个性一旦成型,这才是最头疼的。

电子游戏当然是其中之一,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,沉迷电子游戏和嗜睡的情况,我相信大概已经浮出水面了吧?最后即使开学了,时间上的调整、学习心境、专注力、人际交往能力等等,完全是天翻地覆的差别。

谁的孩子三更半夜还不睡觉?甚至在打游戏?呵呵。我相信有。


有消息指出,小学至高一,可能要等到8月 - 9月 才有可能复学。平均一年内学生上课的时间,大概是9个月(扣除所有学校假期),如果今年如上述所说的开学日子,那学生今年上课的时间根本不超过半年,所以唯一解决的方法,我觉得需要取消今年年尾的学校假期。学生的上课时间,也许才能 “稍微” 追上进度。

我目前依然有为中小学生进行网上教学,虽然监督上还算是可以,但中学生对于电子设备和网络更加容易上手,这段期间,自由的时间丰盈,游戏、网络、追星、娱乐、偶像,统统都摸得再熟悉不过,自拔方面,自制能力又不是太好,所以青少年的影响度其实最大。

他们其实需要在团体上学习更多,与人的交流和社团的协作,都需要在这段美好的年华好好成就,但现在看来,这段时光,是浪费了。而且懒散的根一旦种下,扎根,要恢复以往的活跃和正面心态,这比教学更难做到。

加上高级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需要大量解释、重组、复习、实验的科目,就更加不用计算其中的得失了。牺牲太大。





所以说,这次的疫情确实和战争没什么分别。战争总有牺牲,而这次的疫情,牺牲的却是和性命一样珍贵的精神世界。大家都渐渐沉沦在绝望的氛围里。

但即便如此,在这里,我还是想和大家说,只要心中仍然存在希望,世间才不至于绝望。
我们只是暂时看不见希望,不代表希望不再。

因此我们更需要营造各种条件,让希望重置。

改革,不是最成功的途径,而是唯一途径。这一步,我们一起走吧。孩子。


2020年5月10日 星期日

疫情送温暖

公司高层开了个会议,提出要做一项壮举。
在母亲节为中心的家长们送礼物!!

孩子们在这段时光都在上网课,所以孩子们用良好的课堂表现,换取了一份母亲节礼物给自己的至亲。

缤纷教育集团有好几间分院,而我负责Ampang 一带,名单计算出来,我需要运送65份礼物。

摇身一变,番茄小王子!

没错,我们将赠送每一位学生的母亲 / 至亲一盒cherry tomato。从金马伦新鲜运送的,真的很爽口。

好了,略略地规划好路线后,12.40pm 左右开始出发,前面2个小时的运送感觉很轻松,但计算了一下,每一位家长用5分钟,不包括路程的话,就用了325分钟,约5个小时半,加上路程
估计也需要另加3个小时。

最后,又加上我的性格,到达目的地之后,都对每位家长闲聊关心一下,又花掉一些时间。

本来觉得可以分开两天进行的,但为了确保能送到最新鲜的番茄,我拼了,真的。

我打算一天内完成

所以接下来,就很压力了。


有时候GPS 还带我走错路,难免心急如焚。尤其送到太阳下山的时候,更加觉得时间不足够。

肚子饿不饿也没有感觉了。突然觉得邮差大哥这职业值得嘉许和赞颂。


我把车子停在一旁,在车里下意识吃了两口炒米粉(家长送的),我反而平静了。

觉得这件事无论如何也急不来,欲速则不达啊!慢慢送也终究一定能送完的。
所以,我在车里重新规划路线,尽量不要走冤枉路,省下时间。

于是最后几个小时里,算是完成了这项任务。所以啊,策划很重要。

最后两站最特别,家长请我进屋里吃饺子!
我个人吃饺子是很挑剔的,但她弄的饺子真的超级好吃!

没错,我必须用超级好吃来形容。
她很好笑,怕我饿死,弄了一大盘,但你们相信吗?我吃光了

一边吃一边闲聊家常,顺便做家访。对我来说获益良多啊!这也让我更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和习惯,当然还有一些学生的小秘密哈哈!

最后一站,家长还带我参观了自己的家,还拿年轻时的结婚照给我看,笑说年轻时的威风和娇美,这是何等羡煞旁人的事。

回到家,大概已经11pm,冲凉时发现手掌心很痛。啊!原来是长期转动方向盘导致掌心皮损了。

第一次在车上经历了9-10个小时的冲刺,体验载送服务,虽然很累,但很精彩。
说老实的,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。


后记:

疫情一直反复不定,做教育的很多都手停口停,当然有些家长,其职业也受到影响。

这段时间,其实已经影响到人类生存的问题,并非生活出现问题那么简单。大家都为明天的不明朗而烦恼。

因此,做教育的我们,更需要行动,让人与人之间的链接,继续传递温暖。

这件事,绝非别人说的 “吃力不讨好” ,即使如此,我们也需要尝试。


在这个功利社会提倡的资本主义下,人类习惯计算自己的行动到底能带来多少利益,久而久之,人的关系就逐渐疏远,最后互相计算,悲惨地失去人类本该有的本真。


缤纷教育中心,希望藉此,真心向大家说声:加油。


让我们携手,等待疫情离去的那天,等待可以拥抱彼此的时光。



你们好,我永远是你们的周老师。
祝安康,祝母亲节快乐。


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

解剖过往的自己

突然想记录一下自己的人生。虽然才刚活到第30个年头,但心智上,能屈能伸,可以很成熟,也可以很幼稚,完全掌控在我的手里。


有时候,我会想活得自私一些,觉得自私的人,大多比较快乐;没有责任感的人,大多比较自由;没有爱心的人,大多拥有得较多。

但,也许被母亲教育得很好,我天生无法这么做。即使很想,也不能伤害别人的。

小时候,刚学懂走路。如果让我和当初的自己见面,我也许会不断把自己幼时的我推到,希望他重新又重新站起来。

哈哈哈哈,很残忍。


我做过很多心理测验,大部分都显示我是个极度尊崇自由的人,不受约束,如果收到威胁,大概我会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自由吧?

但,我真的有自由吗?工作和种种责任的重担下,我肩膀上能背负的并非自由,而是包袱。

有个朋友曾告诉我:“ 我以为我的人生就如此了,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,有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,自由自在地,有空就玩自己梦寐以求的游戏机。但另一半出现后,一切都变了。时间都用来经营爱情了,游戏机虽然重要,但也好像没有那么重要了。 ”

我点点头,有感。

人总会因为时间和心境的推移而改变,不是吗?但这是唯一的定律?我不置可否。


以前想法很单纯,觉得到了什么年龄就需要有怎么样的改变。可是越大越能发现,以前向往的东西统统都会在得到后化成虚无。即使拥有了都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。

得到之后,就有被抛弃和舍弃的机会,所以那种悠悠的虚无感,会不停在你心理虚弱的时候攻击你。直到你意识到,自己原来一直徘徊在这种生活的氛围里。


大学毕业后,我用了最美好的年华冲刺事业,大概在同年龄的朋友中,算是中规中矩的存在吧?总算对得起小时候的自己,说要出人头地或什么的。

可是认真回眸的时候就会发现,那个小时候的自己一直没有消失,他就站在原地,看着逐渐年长的自己偷偷窃笑,仿佛我现在的努力和拥有的,只不过是小时候的闹别扭而已。闹完过后,筋疲力尽地把想要的握在手里,发现原来那种感觉,并没有得到前的强烈。


有人说:得不到的,才是自己最喜欢和最美好的。

或许这句话对应了我逐渐浮出水面的潜意识。


我其实并非讨厌自己的人生,生活也好好的。比起很多很多人,我大概是幸福的代名词了。

但就改不了多愁善感这个毛病,好端端的,我会随着那么一阵风,思索着有的没的;或一场雨,就能倾盆自己的情绪。

这正常吗?不正常。


所以,我常用光鲜的外表隐藏心事重重的自己。
但其实……好像也不是要故意隐藏,而是我本来就不太会说。

很想人陪伴,但我不会开口。

很想找人聊天,怕打扰别人。

很想喝汽水,怕自己咳嗽。

很想呐喊,怕被别人打。

很想很想,又如何呢?反正那个很想,也会慢慢消逝的。

它们像时间一样,会慢慢离去。但却又无穷无尽,失去的同时能够无穷无尽地被失去。
所以呢,在还没失去的时候,我会异常珍惜一切会失去的东西。

包括爱。或被爱。


嗯,看到这里,大概有种觉得我容易自卑的感觉吧?

家庭背景和我的出身,原本并没有影响我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,我怎么活,是我的事。但不知从哪一天开始,我发现 “身份” ,能影响一个人想拥有某些东西的时候,竟然会却步不前。

那种被怀疑的眼光,那种足以摧毁你所努力建立的言语,统统历历在目,在耳边碎碎念,仿如昨日。

原本目中无人地活着,世俗这个东西去他妈的时候,顿时却让自己变得如翩翩公子般友善待人。

其实我的努力,也可能只是想从自己的骨子里,挑出贫穷的身世和掩盖恶劣的性格……而已。


以为这样就能上流了。
嗯,殊不知儿时的自己,正在取笑着自己呢。

但也因为如此,这些年和别人建立的所有爱,都回报在自己身上了。偶尔还会被这些关心我的人,抚平自己的伤口。

纵使伤痕依旧,但不会像以前一样经常翻腾地灼烧自己了。

我想,小时候的自己,应该可以释怀了吧?至少我回眸看你的时候,你不会再以取笑我的目光投射于我了?

希望吧。

————

解剖自己是很难的事,也是极度需要处理的事。

2020年遇上新冠肺炎这个疫情,把很多人都压垮了,包括正在垂死挣扎的自己。



但是啊,起码在这样的氛围中,冷却自己的同时……

顺道整理自己的过往,方能继续追索未来的光景……?




想坐摩天轮,呐喊。
和她。


2020年4月17日

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

男女平等?

Hunt》译名《狩猎》

身为老师,这是一部必看的电影之一。内容叙说一名正直的幼儿教师,被一名小女孩无心的谎言摧毁人生的故事。小女孩在男主的身上得到了温暖,小小年纪的她把爱慕传递于男主,但男主婉转地拒绝了,小女孩的爱产生了变异,和妈妈说出了诬蔑男主的话。她其实并不懂得这些话的严重性和可以摧毁一个人。

麦叔真的演得出神入化


里面值得探讨的东西有很多,其中让我最深刻的,莫过于大人们的遐想力,这种遐想力,和差之千里的真相,竟然可以毫无道理地联系起来,很多不是事实的事,都能靠无谓的遐想自我构造出来。

此外,成年人的世界,尤其复杂。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用有属于自己的正义感,所以很多时候,社会并不缺乏正义感,因为正义感往往被滥用,真相还没浮出水面,涉事者已经被这种所谓的正义舆论攻击得体无完肤。或许说,人类更在意的是正义的发挥,凌驾于真相。

整套电影一层一层地闹别扭,越看越心慌,这是任何一位男性教师都可能面对的处境,真的,就那么邻近。曾经马来西亚国中,也犯过类似的事,话说有位女同学对一位男老师心怀不满,借机会和男老师独处,事后告知校长男老师非礼她,事后男老师被停职,女生事后还与朋友们高谈阔论自己如何用妙计处理自己的眼中钉。最后,有学生告密,才得以捣破这谎言。结局是,女生转校,男老师复职,但这段期间的舆论对那位男老师的伤害,已经无可救药。



这种舆论,将摧毁那位老师教学的热情、信任的火焰,当然还有真理的可靠性。在舆论面前,这些都不堪一击。曾经听过一句话:别考验人性,千万不要,因为它不堪一击。

曾经,我写过一则文,题目为《‘男’老师‘难’做》。回响不错。
链接在这里:https://alviskin.blogspot.com/2017/01/blog-post.html


今天,想要在这个标题底下,再深入聊一聊,自己对“男性”于社会地位上的解剖。(注意:如果有任何说错的地方,都是出于我自己的言论,与他人无关,而我亦会留意虽基于言论自由底下,也尽可能不伤害他人。)

来了哦!

从地球有人类这个开始,乃至于人类文明至今,男权社会仍然持续,而且根深蒂固。虽然很久以前也有部分的部落以母系社会进行活动,但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男女平等,也只是口号而已。就连某些女性本身,也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。我本人觉得很可怜,还没努力,就觉得不可能,有点太对不起自己了。


就连女生穿太短,都会被闲话。就像友人所言:“我们不应该掉入父权社会的陷阱里,也不应该用刻板的父权视角监视女性。”所以了,男性的地位,并没有因为女性的存在而变得更高,相对的,因为有了女性,社会才得以繁衍而越加美好。如果仍然不平等,那么女性地位应该高于男性才对。



在教育界,教师这种职业,仍然存在这许多蹊跷。本来不分男女的话,教师这项职业本身,赋予社会的定义是教育下一代,所以人人一直都以视圣人的高度监视教师的一举一动。但奇怪的是,教师的待遇并不符合社会标准,薪金就不说了,有些成人乃至于学生,都视老师于无物,有的还对自己孩子说,长大后做什么工作都好,不要做老师。(尤其男性)

所以这项职业,压力本来就大。

但是区分男女界线后,就更加显得病态了。

男性教师一般被认为不及女性教师更有爱心和耐性,其实我看了很多数据,并没有一项研究是能证实这点的,但这种观念,一直在人的心里扎根式地存在,说在口里,都是斩钉截铁的。

不止如此,关于暴力,家长对男老师的看法,会完全不一样,女性老师鞭打学生,会觉得没有太严重,男老师动手的话,即使不觉痛,很快麻烦也会找上门来的。

另外,染头发这件事也是很奇妙的枷锁,虽然女性老师染头发也是必需根据指南,比如不能染太显眼的颜色,一般上可接受深棕色。但男老师即使从白发染黑,也会被指责的。(可怜)更不要说纹身了,完全可以被归类为不知所谓,甚至是社会败类。(I mean 在东方社会)

还有,男教师太过女性化,会被嘲讽“Nah Bet”,太刚猛,会被说“暴力”。


不过,这些都不是重点,重点是在“平等”这件事上面,不止女性受挫,男性枷锁并不少于女性,就像女性穿热裤出门,会被长辈指点一样,然后就会引来一群人以道德绑架性别,约束了男女平等的进行。



当然,很多罪案里面,女性被害的几率高于男性多倍,因此为了杜绝罪案率的产生,女性穿着性感这回事也被搬上桌面,认为这是诱因之一。其实所有事物,都出自于社会赋予的观点是否有偏向的问题。

所以我一直相信,教育,仍然是这个世界种种问题根源的解药。但很可惜,这些解药当中,参杂了许多引发病患的毒,这些毒会慢慢地、一点一点地、无形地扎根,成型后,这些受过教育的人,也是病患的根源。以病患者的心态教育新生代,根本就是一个死循环。


曾经有位家长很有趣,她这么告诫我。

“周老师你要小心啊!”她神情凝重。
har?”我不知所然。
“你那么帅很容易出事的,现在的女生都很早熟。”(她真的这么说我没有‘老作’)
“呵呵是啊无论男女叛逆期都来得很早。”我尝试转移。
“我看啊,老师你的衣着上要注意注意。”她仍然咬死不放。(话说我有时候会穿得比较家里式上班。)
“哈哈哈哈哈哈。”(我心里os,这是我的问题吗?)

还有一个。

“老师,你不觉得 XX 穿得太性感了吗?你不说说她吗?”某家长用眼神示意,她指的是我的一名女中学生,在出席某活动上,衣服有点露。她穿了一件露胳膊和腰部的白色上衣,一条小裙子。

正常看的话,我看到的是一个青春洋溢的年华,正散发着光芒呢!

“呵呵会的会的。”我笑笑,但最后没有这么做,这么美好的年华,难道要她裹成粽子来吗?何况人家妈妈在场都没有指责,我们这些外人,真的不好说什么。
眼中有什么,就看见什么,眼中有花,我们看见花;眼中有屎,我们看到的尽是屎。


你们相信吗?这张照片,是这女孩的妈妈帮我们拍的。

这女孩高三了,即将毕业,她拍照前在我耳边说:老师可以搭你肩膀吗?
我:Why Not?(咔嚓!)

我承认,我曾有几次和孩子们闹得太过,遭人闲话。那时候我会觉得,别人的嘴,我管不了,我有没有僭越或做出不轨的事,我知道,孩子也清楚。

但看过这部电影之后,我突然联想到了一件事。我有位学术上的师兄,他是某独中的老师,长得可帅了,他曾这么告诫过我:“学生喜欢你,但不代表尊重你。”

就像那部电影一样,成人很会利用言语上的机巧,引导孩子说出他们所想听到的话,万一孩子想自保或受不住压力,而说出了一些奇怪的话,那我的名誉即将扫地了。

“清者自清”这句话,在现代这个社会,其实起不了任何安慰的作用,因为舆论的威力大于一切。所有最信任你的人,都会因此而远离你,而靠近你的人,只有两种,一种是真心和你共度难关并真心相信你的人,另一种则是想听八卦的人。当然了,后者多得是。

因此我终于有点明白,自己的压力来自于哪里了。这十年,我是不自觉地步步为营中生存至今的。我喜爱这份职业,但由于过于喜爱,令人费解的事我做不少。但对于为何会让别人费解,我也不解,只能怪罪这个社会了。

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有种错觉,就是那么多年了,有些学生仍然记得我,而我总觉得自己在改变着某些人的人生,让他们明事理,知对错,甚至乎一些家长对我的赞颂,都让我沾沾自喜。但同一时间,其实这些我所建立起来的、自以为是的名誉,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舆论而毁于一旦。

支撑身体的精神额度,其实在这些年来消耗的比累积的更快更大,而自己还活在不自觉当中。

我曾看过一张图,里面的对比是在太大了。一张是一个男生在地铁里头专心看书,坐在对面的有数名高谈阔论,身穿性感的美女;另一张是数名男士,在旁眼睁睁看着一名包裹全身的女性(不用我说哪一个国家了吧?),神情充满欲望。

其实,归根究底,是我们气质和修养高度的问题,才不是什么男女的问题。




同样地,身为男老师,我没有觉得自己多特别,我只是希望,能改变部分人的偏见,让这一小群人,影响更多愿意相信男女平等,可改变这世代的人。


虽然还有很多想写,但以上。
因为这类文章,基本上没什么人会看吧。看完的人,谢谢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