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

《渡河者》——浅谈医生和教师难处

中国外科学大家—— #裘法祖 老先生说:医生治病, #就是把病人一个一个背过河

背这个字用得很妙,治病不是单纯的让病人上船,医生就有责任一定要安全地把病人带到对岸,现实中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。一个病人一旦交到医生手里,事实上,两人马上就成了利益共同体。你在水里,我也在水里,你的责任是挺住,我的责任是跟这条激流搏斗,能不能过去,两人心中都没数,病人随时丢命,医生随时断送职业生涯。

一般来说,我们对医生总有个看法,觉得我交了钱,我是消费者,我是大爷,跟一个装修业者差不多,我给你提供钱,你就应该给我满意的服务。可是,哪里有那么简单呢?

在世界各国,即使是很发达的国家,有两个 #社会事业领域 ,它的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,一个是 #医疗 ,一个就是 #教育

因为它们面对的是人对未来的一个巨大的预期,而这个预期又不可能完全达到,我就说教育,所有人接受教育,大家都想成才,父母期望也很大,可是谁能保证你一定能成才呢?医生也一样,病人想治病,可是谁能保证他不会死,可以治好并且痊愈满血复活呢?

我们知道医学进步得很快,其实如果我们去研究一下,就会了解到每一次得跃进,都是医生用自己的职业生涯赌回来的。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先用动物进行模拟,即使成功了,还要很多后续的配合才能有更多的突破。比如说 #天花 ,医生最后是用自己的女儿来做实验才成就了今天的疫苗这一概念。

再回来说说教育,很多时候教师不是不愿意创新和做更多,而是背负的社会舆论和责任太大,最后大家都保守地教,不出错就是最好的交代了。但是了解教育的我们,怎么能忽略机会教育这个大前提呢?孩子不犯错,怎么知道如何去修正自己呢?教师不试错,怎么晓得这个教学方法管不管用呢?一堆的问号。

多少老师怀着满腔热血踏入社会,最后却被恐龙般的家长在现实打脸,一波又一波的冷水倾盆而下,谩骂指责恐吓等,最后教育的火苗奄奄一息,在教学上苟延残存,抱着 “能保住工作岗位就不错了” 的想法持续行尸走肉呢?


医生和老师都是救人的职业,身体和心灵健康同样重要。教育界和医学界都想有突破,奈何我们都身处在水中,背着病人和学生过河,在激流中搏斗,可是在岸边却出现一堆不明就里的人往河里丢石头,甚至用棍拍打,耐住身体疲惫和精神压力上岸。上岸后,无人感激,这是份内事;可是若在河里失手,那就是你的事了。

我理解每一个行业都可能有害群之马,也可能有些为了一己之利攻击同行,从而获得优越感。对于这类人,我只能默哀。

其实要改善这类社会现象和提升医疗教育,我们要做的不需要很多,只需要多一点同理心,力所能及再给点 #鼓励 ,就可以了。

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

善待他人,也是教育之根本

今天晨读,读到心理学家荣格说的一个故事:

有一个人被洪水困住了,他只能爬到屋顶上避难。邻居中有人漂浮过来说道:“约翰,这次大水真可怕,不是吗?

约翰回答:“不,它并不怎么坏。

邻居有点吃惊,反驳说:“怎么可以这么说?你的鸡舍都被冲走了。

约翰说:“是的,我知道,但是六个月前我已经开始养鸭,现在他们都在附近游泳。每一件事都还好。

但是,这次大水毁了你的庄稼。”邻居又说。

不,并没有。我种的庄稼因为缺水而受损,就在上周,还有人告诉我,我的土地需要更多的水,所以这下就解决了。”约翰笑着回答。

那位悲观的邻居再次对着满脸微笑的约翰说:“但是你看,大水还在涨,就要涨到你的窗户上了。

乐观的约翰笑得更开心了,说道:“我希望如此,这些窗户实在太脏,需要清洗一下。

这听起来像个笑话,但显然是一种境界,也就是说,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这个纷繁复杂、顺逆起伏的世界。

很多时候,我一直告诫父母,要孩子变得更好,就要有让孩子犯错的准备,虽然预防胜于治疗,但是人要学习新事物并且谨记于心,必是在面对犯错的时候,修正自己。孩子的试错成本很低,如果要孩子不犯错,那么他长大后所犯的错,很可能要面对牢狱之灾。

当然了,犯错的可能不是自己孩子,而是其他孩子侵犯到自己孩子的时候,我们也可以进行深层教育,比喻教导自己孩子训练强大的心脏、教导孩子包容、教导孩子怎么应对这种情况等等,任何事情的发生,都是一个机会教育,如果捉得住,那会是养分,滋养孩子的成长。相反,如果我们得理不饶人,孩子会变得霸道,也违背了教育。

教育不是教师个人的职务,而是整个社会、国家人民的责任,我们大环境的教育素质,决定着孩子未来的走向。我们不能抱着【只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就行的心态】,因为大环境会影响人,我们还要做好身教,善待他人,孩子在爱的环境中生长,才能修成正果。

大家共勉。

2024年3月11日 星期一

生命如同前往游乐场

一般人习惯从别人的口中认识另一个人,却不自己去亲眼看看是否属实。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吧?因为这样省事,也能有更多的空间制造更多的话题。有研究显示,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,不是说正事,而且说是非和废话。想一想,也是呢!毕竟人才不想活得那么较真,说说闲话,岂不乐哉?

我和小梁老师享受日光的沐浴。

做教育十几年了,被说是非也不是一两天的事,互联网越来越发达,也促使了很多人滥用信息和断章取义。教育是需要有原则的,我偶尔会站在孩子的角度,和比较固执的家长发生口角,毕竟我不直言,父母不明白,孩子基本上就完了。虽然过程中看似帮了许多孩子,也有许多家长泪洒我办公室,也都是常有的事;但也因为这样,我多年来其实也得罪不少父母。


最近有股声音在我背后作祟,我一直假装听不见,继续一步一脚印。我想起恩师的话,努力做好自己的事,别人的闲言就会不公自破,我都抱着这种心态前进的。不过有时候实在是太难熬了,而且直接影响了身边人对我的看法。最离谱的是有些说法,让我甚至怀疑是平衡宇宙的我做的。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事,都会被套在身上。


不懂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,最难过的不是被当面批评,对我来说,被当面指正是一个可以让我改过的机会,我会衷心接受并且深存感恩。最难过的是,对方笑着对你说你很好,背后暗箭毒针一堆一堆射来,防不胜防。很早我就了解很多事是我无能为力的,我只能做好自己,吸引更好的人事物。


这两个月都被这些秽言碎语滋扰,但最近却读到一段话:

你知道为何在游乐场的孩子跌倒不会哭吗?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伤心,时间有限,需要马上站起来接着去玩。愿你我都把生命当作去一趟游乐场,就算以后跌倒了,都能站起来拍拍身子,继续去玩。

这段话太有力量,时间有限,真的不要和那些制造问题的人纠缠,浪费生命。一起加油,各位。

2024年2月27日 星期二

父母的过度反应 & 如何看待机会教育

过度反应的父母会为孩子带来什么危害?

我遇到过很多父母,形形色色。今天想来谈一谈,父母的过度保护和过度反应。


过度保护和反应有很多种,今天我只说一种,就是在孩子面前表现激动情绪,不小心把一件事严重化

在教育的角度,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一个教育机会,先不论谁对谁错,即使是教师的疏忽,导致孩子受委屈,这都是一个【机会】,让孩子自己判断自己的感觉和处理方式,然后加以引导,让孩子在发生一件事情的状况底下,学习处理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信息。

给个案例,孩子在外受了委屈,回家说出自己的感受,爷爷婆婆爸爸妈妈反应极大,在孩子面前说了一些先入为主的话,例如:

太糟糕了,怎么可以这样!

太难过了,根本就是灾难!

太委屈你了,继续留在那里也没有意思。

对方实在太过分!

根据以上的一些言语,有三种角度的看法。

第一种,先说亲人的看法,他们基本上没有错,孩子受委屈,来自家人的保护和心疼,这正常。我是指感觉上正常,但做法和反应上,是不对的。

第二种看法,是第三方的看法,孩子的朋友或者正在阅读的你的看法,在客观上,你们怎么看?这有相当多的诠释,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数据,所以这个先不论。

第三种就是孩子本身的直接看法

 

但很可惜,孩子的真实感觉在以上家人的对话中,会直接被污染。因为反应过度,孩子会下意识觉得就是糟糕的、这就是委屈、这就是过分、这就是灾难。自己的感受已经不纯粹,也不会思考如果再次遇到这类问题,要怎么解决  or   以后发生事,就会先下意识觉得这是灾难,都是别人的问题  or   以后小事都会自然把其化大来看。

 

那要怎么解决呢?

其实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询问孩子:你什么感觉?这件事要怎么解决呢?你希望是怎样的结果?你需要爸爸妈妈帮忙吗?以后遇到这种事,你觉得自己可以怎么做呢?你学习到什么?

从询问和关心的角度,让孩子在思考中整理并重塑整件事的可能,建立坚强的人格,而不是和孩子一起愤怒,让她越加深陷在情绪之中。

 

孩子的学习第一顺位是父母,亲人或家人的反应很重要。当然,孩子受委屈,难道家长没有生气的资格吗?当然有的,可以和相关单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愤怒,但前提是把教育先做好,以孩子为先才是最重要的。有时候,是大人们想先解决情绪问题,所以着急地用错了方法。这不是爱,而是溺爱。


看过一句话:从心理学来看,无微不至就等于无恶不作。这么做,要么孩子的个人意志被他们的过度反应杀死,要么孩子将来变成叛逆霸道,一个他们所惧怕的 “坏孩子”

希望看见的人能反向思考,赶紧更正;也希望孩子能在每一次的人事机会中,学习如何表达、面对和重新塑造自己。

一起学习,走更远 💓💓💓